尊敬的朱文学书记,沈校长,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大家上午好!首先祝贺苏州六中艺术教育30年,也特别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让我来谈一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及特色发展的思路。我想在介绍我们在电影视觉艺术教育专业建设特色发展之前,先想通过一部短片分享一下我们在办学历程中的一些教学成果,之后我会进行一些内容的补充。
刚才观看的这部短片从几个层面向大家展示了我校美术学院在教学、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学术研究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的主要情况。我们在座的有考生和学生家长,下面我就具体围绕电影视觉艺术专业的建设及特色发展的基本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置专业培养电影视觉艺术人才的教学院(系),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最早建立的4个专业主干系之一。2015年10月,为了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需要,正式改制为美术学院(二级院)。面向中国电影艺术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秉持学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守正创新,注重内涵发展,注重需求导向,注重特色发展”构建形成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的电影视觉艺术及基于前沿科学技术的新兴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艺术创作为支撑,构建形成”教研创“三位一体并重互补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与学术机制。
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现有戏剧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我们现在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这两个学科的建设,其中美术学我们是作为主建单位。戏剧影视学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了A-,学科整体水平位列第三;美术学获得了B+,学科整体水平在参评的93所高校当中位列第十位。专业建设方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入选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媒体艺术、跨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入选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文表导摄录美管动图技全流程、全智能、全方位影视创作‘仿真’设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守正创新-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影视服装设计》《影像构成》获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社会调查与艺术创作》获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等。
学科专业设置。具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博士、硕士学术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置3个研究方向:电影美术创作与理论(电影学、博士)、新媒体艺术与理论(美术学、博士)、视觉艺术与理论(美术学、硕士);具备专业领域电影和美术两个硕士学位培养能力。设置3个研究方向:电影美术创作(电影)、电影视觉艺术、当代艺术创作(美术)本科专业设置。我们目前设置有5个、含3个门类,戏剧影视类、美术类、设计类。我们5个本科专业都是紧密围绕着电影和基于科学技术的美术创作及理论研究来进行人才培养的。目前,通过60多年的积淀,学科专业设置已经涵盖了适应现当代与未来发展的电影视觉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囊括:电影的场景(建筑)空间、视觉效果、虚拟现实、人物造型设计制作,并涉及影视衍生文化和基于前沿科学技术的新兴美术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形成了以电影视觉艺术为核心融通互补、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美术学院到目前为止,人才培养还是坚持实行精英教育、小班教学。本科5个专业(方向),每个年级班控制在12个之内,年招生计划始终稳定在86人之内,研究生年招生计划稳定在30人内的规模。截止2021年9月,在校生总计462名,其中在校本科生合计365人,在校研究生合计92人(含9名博士研究生)。
我们目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7名,讲师12名,助教2名。师资团队与个人相继获得了中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先进集体、首都教育教学先锋先进集体;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4个一批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教育教学先锋先进个人、长城学者等。
教师国内获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6座,提名奖6次;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1座,提名奖1次;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美术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美术奖等国内的多个重要专业奖项。
教师国际获奖。包括:东京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美国艺术指导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美国视效工会等艺术指导奖、艺术贡献奖、视觉效果奖与提名奖。多位教授在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国内重要影视节中担任评委,及国内专业学会中担任会长和理事。
办学条件方面。目前是两校区办学,海淀校区和怀柔校区。
海淀校区。教学与实验面积面积近3000余平米,教学设备总资产值近5000万元,其中近600平米的 “电影特效数字虚拟实验中心”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该中心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毕业创作、毕业联合作业,以及服务社会的横向合作项目等任务。
怀柔校区。教学与实验面积8000余平米,配套有近6000平米的展览空间,及一座400平米的标准摄影棚。总投入8000余万元的专业教学与实验设备及前沿的电影虚拟视效仿真制作系统设备已近安装调试完成,办学条件将实现按性功能划分的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科创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体系化、系统化,为在校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和创作研究环境。
刚才播放的片子回顾了我校美术学院60余年来为中国电影艺术事业的培养和输送了千余名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艺术人才有李前宽、屠居华、宋洪荣、杨刚、邵瑞刚等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尹力、霍建起、韩刚、王鸿海、冯小宁、何群、西日扎提、霍廷宵、全荣哲、杨庆生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更有孙立、乌尔善、韩中、杨浩宇、林木、武明、吕峰、宋晓杰、乔乐、李佳宁等电影视觉艺术创作领域的新锐。
这些名字可能大家并不太熟悉,但我们从刚才的短片中可以看到和听到过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中彩》《一个八个》《红高粱》《猎场扎撒》《黄土地》《边走边唱》《阳光彩烂的日子》《本命年》《刺秦》《那山那人那狗》《铁人》《英雄》《十面埋伏》《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解救吾先生》《画皮》《武侠》《寻龙诀》《萧红》《罗曼提克消亡史》《风声》《老炮儿》《狼图腾》《唐人街探案》《我和我的祖国》《隐秘的角落》《动物世界》《不成问题的问题》《八佰》《音乐家》《金刚川》《我和我的父辈》《守岛人》《夺冠》《悬崖之上》《革命者》《长津湖》等等极具影响力和高水平的电影创作均由学院校友和现任教师担任美术指导、导演,前后获得了包括: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政府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美国奥斯卡、东京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以及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与行业奖项。同时,还有毕业生成为致力于中国电影视觉艺术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同时,我们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先后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交互影像创意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宣传片,2008年北京市新交通管理宣传片的创意指导与制作;完成“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微电影、国家军民融合发展宣传片,以及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场馆开幕式景观设计等。凭借师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向世界展示了学校在电影视觉创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高端水准。
我的第二部分是想跟大家汇报一下美术学院近10年来通过努力在专业建设及特色发展的一些思路和举措。我们知道电影的发展几乎是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世界电影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与科技进步相伴相生。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对电影和当代艺术既呈现出互动发展的态势,又共同激荡着当今视觉文化的创造,更对电影视觉艺术和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美术学院秉承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以不断发展和适应未来电影视觉专业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基于科学技术的新型美术学科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引领作用的卓越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多年实践有效促进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院毕业生的成才率高,深造率高,获奖率高,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下面我就通过6点来分享一下我们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一、视觉人文的教育理念,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电影视觉艺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和发展定位为集人文、艺术、科学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专业。
人文、艺术、科学、职业素养“四位一体,互融互促”的交叉学科艺术教育理念,奠定了卓越电影视觉艺术和基于科学技术的新兴美术学科专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二、聚力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回应时代进步的要求。以适应国家电影艺术和北京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创作能力、专业素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制定和不断改革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通过“专业通识基础、方向基础、方向主干、专业实训、专业实践、毕业(作品)论文”的科学系统改革,有效解决和促进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分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学时学分为基础,由“基础训练、专业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践”形成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目前占教学总学时的53%,学生创作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由在校生创作的实验短片《梦开始的地方》《应龙》连续获得第12、13届美国视觉效果工会奖提名奖;《再见318》荣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学生短片、最佳外语片;《歪鼻子》入围洛杉矶国际短片电影节竞赛单元和法国戛纳电影节展映单元;《旅程》获第14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动画微电影”奖等数十项国内外专项奖。
三、深化课程教学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注重我们专业课程和社会调查与艺术创作课程的内涵建设,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更强调艺术创作与社会的关联;另一方面,以艺术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相结合,以创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校内外实践教学与创作能力提升相结合,丰富实践实训课程、多层次强化实践教学;第三个方面是强调专业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确保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通过组织举办系列的学术活动,中国电影美术教育50年、电影美术人回顾展、国家艺术基金-“求索之路”电影美术作品巡展、国家艺术基金-在东方-新媒体艺术展、柒艺术-电影美术大师10人展、中国当代美术邀请展,以及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开展的数字城市联合教学项目;与早稻田大学开展的中日文化节工作坊;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开展中美的大师课联合教学项目等学术活动和举措确保和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
四、前沿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业知识体系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征,实践教学又是其突出特色。通过多年深化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教学团队建设,教师学缘结构已涵盖专业必备的电影学、美术学、设计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领域涉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建筑设计、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视觉传达、服装服饰、绘画、雕塑、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交互等,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
五、不断深化以教促创,反哺教学改革。学院坚持学校“教研创”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激发教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及影视艺术创作、美术展览和学术交流,并将成果融入教学。规划和有序出版“中国电影美术教育教学丛书”“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教学丛书”系列专业教材,及“中国电影美术大师创作研究“系列专著等数十余种。
六、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开拓学生就业创业新局面。一方面,专业注重与行业学会、影视界、艺术机构开展协同培养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发挥众多活跃在影视创作一线杰出校友的“传帮带”作用,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生生不息的源动力。近来年,毕业生近80%活跃在影视文化重镇,并参与到了国内重大的影视创作中,成为了中国影视视觉艺术创作的有生力量。有近20%的毕业生选择了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在取得学位后入职到知名院校中任教,成为教学相长的学科带头人,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组建影视特效公司、影视概念设计、影视模型制作公司等。在《长城》《老炮》《刺杀小说家》《八佰》《金刚川》《钢铁侠》《跨过鸭绿江》《悬崖之上》《革命者》《长津湖》等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也发挥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培养的电影视觉人才也涉足到电影主题文旅小镇的设计和建设当中。在象山的影视城,横店的影视城、都匀秦汉影视城等电影主题公园的文旅项目的设计建造中都有了我们年轻毕业生的面孔,已经成为文旅领域不可或缺的代表。
上述、利用这简短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了我们近年来年在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改革思路和举措。谢谢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的聆听和分享,你们的声音是对我们未来更好的创办世界一流电影大学最大的原动力。
再次祝贺苏州六中艺术教育30年,欢迎广大的美术考生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