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差异,展现自我

苏州六中

认 同 差 异    展 现 自 我
——高二声乐课差异教学案例
杨  榕

    一、教学设计
    1.教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歌唱的正确姿势;掌握发声的基本要领;根据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的练声曲和歌曲;了解歌曲《黄水谣》、《渔光曲》的出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阅读材料,分析《黄水谣》、《渔光曲》的音乐要素,包括旋法、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性、曲式等的能力;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自如演唱能力、对歌唱声音的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歌唱表现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
    ① 通过对声乐演唱方法的探究学习,激发对声乐课的学习兴趣
    ②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竞争、创新、合作意识
    ③ 通过全面理解、掌握歌曲《黄水谣》和《渔光曲》的思想内涵,感受音乐带给大家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2.教材分析:《黄水谣》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的经典唱段之一,是歌谣式的三段体曲式,旋律和情绪起伏较大,对气息要求较高,是一首适合女声高中声部演唱的中级程度的必唱曲目。《渔光曲》是上世纪30年代同名影片的主题曲,安娥作词,任光作曲,旋律悠扬,情绪哀怨悲愤,哀婉凄苦,反映了贫苦渔民的悲惨生活,是一首适合初中级程度的必唱歌曲。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对歌曲《黄水谣》和《渔光曲》的音乐要素作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演唱,师生讨论互评,对出现的动态差异作分析研究,紧紧围绕歌曲的思想内涵,运用声情并茂的演唱来完整、准确地表现歌曲,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4.学生情况分析:高二音乐班女生,共10人,其中6人以声乐为主要专业,嗓音条件较好,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4人以器乐为主要专业,辅修声乐,嗓音条件稍差,具备了基本的歌唱能力。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较强,但声音的驾驭能力和歌唱的表现能力相对较弱。
    5.学生学习任务:配合老师很快进入歌唱的正确状态;到网上查阅资料,搜集歌曲《黄水谣》和《渔光曲》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创作背景、词曲作者、思想内涵以及不同版本的演唱等;分组讨论歌曲的音乐要素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系;深情并茂的演唱这两首歌曲。
    二、实际课堂(第二课时)
    1.导入阶段
    (1)热身练习(全体学生参与):
    ☆适度的原地放松;
    ☆打“嘟噜”音练习:要求气息吸到肺的底部,即深呼吸,在横膈膜力量的支持下,连续不断地把音打出来。4/4  12 34  54 32︱ 1---  ‖ ;
    ☆声音碰气练习:发“啊”音,要求喉位放低,声带向下挡住气息发出上滑音“啊”,力度逐渐加强,以达到声音有气息支持为目的。
    (2)发声练习(根据歌唱能力将学生分成A、B两组)
    ☆顿音练习(全体学生):
    3/4  50  30  10 ∣50  30  10  ‖
         Yo  yo  yo   yo  yo  yo
    要求:膈肌有弹性,气息灵活,保持喉咙的吸气时的空间状态,音域: C1-f2。
    ☆ 气息流动练习(全体学生):
    2/4  53  42 ∣31  27∣  1- ‖
         Lo   yo    lo   yo      lo
    要求: 声音要连贯而统一,膈肌的对抗点始终保持,并作动感的运动,下巴松弛,软腭微微提起,气息流畅涌动。音域: C1-g2
    ☆ 音域拉宽练习1(A组学生)
    2/4   13  51 ∣ 31  53 ∣13  51 ∣ 31  53 ∣ 1-  ‖
          No                 nao
    要求:气息要吸得深,一贯到底,中间不换气,情绪要饱满,声音的共鸣状态始终保持一致,为后面演唱《黄水谣》作准备。音域: C1-a2
    ☆ 音域拉宽练习2(B组学生)
    3/4   13  56  53 ∣13  56  53 ∣ 1- - ‖
          No           nao
    要求:气息要吸得深一些,中间不换气,情绪要饱满,声音要流动自如,为后面演唱《渔光曲》作准备。音域: C1-g2
    2.课堂体验、讨论和演练阶段
    (1)体验
    播放《黄水谣》和《渔光曲》两首女声独唱歌曲的视频1-2遍,体验两首歌曲的音乐带来怎样的听觉感受,感受歌唱家是怎样通过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涵的,两首作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
    ① 选题:从上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黄水谣》的创作背景),提前到网上查找资料,与大家共享;还可以自己添加主题,供大家讨论。
    ② 合作:AB两组分组讨论,也可根据自己兴趣参与交互讨论
    ③ 重点讨论主题二,其中重中之重是最后两项内容的讨论,对音乐要素在作品中如何运用,并与作品的思想内涵产生怎样的关联,发动学生各抒己见;对怎样来演唱、表现这两首歌曲,启发学生将自己渗入到作品的情感体验中,用合理贴切的方式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主题一:

 

《黄水谣》

《渔光曲》

年代

1939年

1934年

出 处

《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

电影《渔光曲》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冼星海回国听到青年诗人光未然朗诵的《黄河吟》,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 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化界陷于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中,而下层社会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词曲作者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作词:安娥
作曲:任光

思想感情

作品以宏伟的气势,寄黄河以抒民族伟大情怀,在当时鼓舞了亿万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寇入侵的决心,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巨作。 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

    主题二:

 

《黄水谣》

《渔光曲》

速  度

第一乐段:中速稍慢;第二乐段:缓慢;第三乐段:缓慢,平稳 第一乐段:中速稍慢;第二乐段:稍快;第三乐段:稍慢

力  度

第一乐段:中弱,抒情;第二乐段:中强,悲愤;第三乐段:中弱,悲凉 全曲力度起伏不大,以中强为宜

节  奏

宽广而沉重 平稳,长音较多(三拍加一拍),且有规律

节  拍

2/4拍 4/4拍

调  式

宫调式 宫调式

旋  法

音调朴素、悲痛,音域跨度大(十三度),且起伏不定 音调平稳、悲凉,音域跨度不大(九度),下行音调多,凄苦辛酸

曲  式

歌谣式带再现的三段体 不带再现的三段体

音乐要素与作品所表达
思想感情的关系

关系紧密,音乐要素的表达全部为歌曲的情感服务 关系紧密,音乐要素的表达全部为歌曲的情感服务

你认为应用怎样的情绪
和声音
来表现这首歌曲

气息要沉稳,情绪要激动,感情要强烈,注意三段不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曲中的顿音、轻响、速度和演唱延长等唱的准确充分,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怒控诉。 气息要深沉,情绪激动但不外露,感情哀怨而压抑,在三段较统一的情感色彩下有控制地歌唱。

    (3)演练
    ① 分A、B两组分别集体演唱这两首歌曲,教师在歌唱技巧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面提出共性要求,同时针对两首作品的不同之处提出不同要求,如:演唱《渔光曲》时气息要深沉冗长,情感不张扬,全曲可用基本一致的忧伤情绪演唱,只需注意乐句的起伏;而演唱《黄水谣》时气息要沉稳,情绪要激动,感情要强烈,把曲中的顿音、轻响、速度和演唱延长等唱的准确充分,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怒控诉,每个乐段的情绪变化较大,要用不同的感情来表达,第一乐段抒情、亲切,第二乐段悲痛、仇恨,第三乐段平稳、低沉,三个乐段声音表现的的色彩要有变化。
    ② 各组推荐1-2名学生现场演唱,学生现场讨论和互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根据不同学生,从各个角度指出优缺点,如:姿态、气息、咬字、喉头位置、表情、声音的表现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归纳总结,与学生共同探讨怎样通过调整以上的歌唱状态,来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要求学生做现场改进,并提出需要所有学生共同注意和改进的地方。A、B两组学生每生都反复演练和体验,直到根据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来用心演唱,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3.布置作业阶段
    (1)加强课后训练: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演唱练习。
    (2)到网上查找、欣赏不同歌唱家对这两首歌曲的不同演绎,反复聆听,体会演唱技巧和不同演唱风格。
    (3)每生写一篇声乐学习心得体会,以下主题可供选择:对声乐课的感悟、欣赏歌唱家演唱后的体会、对这两首歌曲更深层次的理解等,也可自设主题,下节课交流。
    [案例分析]本声乐课差异教学案例是从差异教学理论出发,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成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学生能力、认知为突破口,力争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歌唱的乐趣。
    在声乐课的差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嗓音条件、演唱水平、认知习惯、准备状态、情感体验、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应在认同这些差异的同时,设计出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尊重、保护、甚至发挥这些个体差异的教学案例,因为艺术的宗旨之一就是追求个性、展现自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练声曲和歌曲的选择上既考虑到共性,也考虑到了差异,既作共性的要求,又鼓励个性的表现,从多维角度,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外延因素,这些是共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音乐要素与思想内涵的关系,根据各自对歌曲的理解和演绎,真正地由心而发,完成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这是个性的展示;在作业布置环节中,尊重学生的爱好取向,提供可选择的内容和发挥空间,这是个性的延伸。
    在讨论和演练过程中,运用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情感动机的策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使学生不仅展现了自己的优势,还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从而进行对照、反思;运用以小班为基础,大、小班有机结合的策略,减轻学生在众人面前演唱的心理压力,克服恐惧心理;安排多样化课堂学习活动的策略,展开集体热身、集体练声、分组练声、分组讨论、个别演练、分组演练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维感官,在差异教学中逐渐形成和谐、互助、互动的学习型声乐课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手段的策略,在本差异教学案例中采取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作品有全方位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