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美育的N种数字玩法|这场中期论证会获专家点赞

近日,省市教科院专家学者亲临苏州六中,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五期重点课题《数字语境下中学美育创新体系建构研究》中期论证会圆满启幕。

昆山中学、星海高中、新区一中、巴城高中和中科大附中等校齐聚六中,共赴这场数字美育探索盛会。论证会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组织评估,教科院科研与信息中心舒兰兰主任主持会议。


主持人沈海泯向专家组进行中期汇报:数字语境下学校美育创新正聚凝全球智慧,被赋予更多期待和重任。它以人为本,以想象力建构新方式,强调人机互动的深度学习,具有实践运用价值。自开题以来,课题组应时代之问,从教与学的关键场景出发,以数字赋能突破时空限制,以科艺融合助力思维进阶,以美育创新的整体实施进行文化传承与时代转换,重构审美的校园生活。

主持人领衔苏州市美术名师工作室,建设云端一体化“美育创新”平台

课题整合社会、家庭、学校资源,有效利用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单一的质量观向全面质量观转变。

课题组成员张泓展示新区一中科技节活动

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分从美育课程资源建设、跨学科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创造和区域辐射等多维度。

天语解物

苏州六中美学空间建设

课题组在美学空间建设、跨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课题组成员冷亦泳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汇报课程建设


昆山中学科技节,学生与机器人人机对弈


科技节上进行生态大棚实验


课题组成员巴城中学黄宏校长授AI创意绘画


课题组在论文发表、教学展示和竞赛中也成绩斐然,王峘等老师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成员在各级讲座、公开课、评优课和竞赛中获得了多项荣誉。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各成员校就数据支撑下的学科建设新样态、数字化生活背景下的学习新方式做了有效探索,提供了区域性案例样本,拓展了未来学校发展内涵。

专家组对课题研究与数字技术融合策略提出了全面且深入的建议,围绕教学模式创新和课程体系优化提出具体建议,强调数字赋能教学、创造、评价等全流程,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并对课题结题与评审考量给出了详细指导。

最后,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九俊代表专家组,总结表述中期评估意见。杨会长充分肯定了本课题在数字美育领域的创新价值,以及美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并指明了中学美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建构,从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卓越课程和衔接课程方向构建“3+1”课程体系,细化课程图谱。他还强调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主持人舒兰兰主任指出,紧扣课题研究现状分析,重点聚焦评价体系,进行初高中一体化课程衔接的可视化研究,形成“课程开发-实施-反馈”闭环。


本次中期论证会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课题组成员围绕专家意见,制定了下一步研究计划,包括美育创新模型搭建和专著出版、论文案例撰写等。通过成员校艺术实践互动,教育科研共进,努力实现美育资源全域辐射,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美育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校长室

编辑:孙千里

审核:党总支、校长室





END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