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奋进之笔 奏响青春之歌——青年教师成长营“夏习”活动

在为期三个多月的青年教师成长营“夏习”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在学科教学、德育管理、艺术教学等各方面,主动思考、深入学习、总结提炼。在找寻教书育人的使命初心中标定新坐标,在品味身为人师的点滴幸福中谋划新篇章,在思索课堂教学的育人变革中开启新赛道。一篇篇发自肺腑的教育感怀以及出版的图书是青年教师对三尺讲台最诚挚的告白。让小编带您一起品味他们的文采,领略他们的风采,欣赏他们的神采。


笔尖之美我来寻

美术教师张艳

这套《笔尖上的追寻》由张艳、马艳红两位老师执笔,汇聚了苏州六中28年美术教学经验,十位美术教师在承担着三个年级的高考美术教学之余,画示范、做解析,是为美术教学实践的极近距离展现。书中列举的作品,有学生进门时青涩质朴的习作,也有两年半后各大美术学院的金榜题名之作,老师们从中系统地回顾了对美的教学实践探索。以此来坚定美的信仰,找寻美的力量,收获美的教育。


美术教师马艳红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教师的幸福我来觅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半亩花田,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泛着光,但这每一天,都浸着生根、发芽、开花的暖!见着次第花开的惊喜,给我们平凡的生活荡起了朵朵涟漪。

能让平凡的生活日久生香的,是你我心中,始终有着柔软的光阴。不是么?你是谁的同事?谁的女儿?谁的母亲?谁的妻?我们的顺利工作,来自同事相亲,团结互助的团队;我们给于父母安慰的,是我们辛勤工作的价值体现;我们要求孩子优秀,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姿态示范;我们的家庭美满,是我们家国相爱的大格局。这万般滋味,皆是生活,皆是责任。

我的工作在行政、教学、班主任间转换。三生万物,我全身心体验教师的校园生活。一届学生,春夏秋冬,三载追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第一载。站在教室门口,等待、迎新的怦然心跳,教室窗外紫藤花开,诉说着她的花语“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这,恰应景,像我的心意。青涩纯真、个性懵懂的37个孩子,是我的学生。勤劳睿智的学科老师与班级拧成合力。青春蓬勃的政治老师是我们的年级组长,个高帅气的体育老师,是我们的德育处主任,全面发展、关心备至的是我们的校领导们。“出发有原,向上向美”是我们的班级文化,考美院、美好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心愿。“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早晨,把清爽有序的班级交给语文、英语老师;中午,进班级与学生话语一天的中场休息;找来碎片时间速写、运动;晚自习灯光亮起,收拢一天的寻常日子。

“勤奋少年,寤寐求之”第二载。珍重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最恰当的解决身体力行,珍视每一科目老师的学情反映,最快的速度配合助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早起观之,晚有反思,如藤如蔓,萦绕在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朗朗读书,书生意气,执笔写意,这也是校园里美好的风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第三载。感恩遇见,三载追梦,圆梦今朝,2020届有原班半数学生录取美院,全部录取公办本科!

时光少,痴念校园,说不完。一入校园岁月催,日出有盼,日落有念,用全心呵护学生,学业有提升,身心有温暖,我们的辛勤教学、默默奉献,就像这秋日,静静地诠释着季节的美好。一程学期一年华,一张习作一阶梯,一届学生走,一届学生来,愿我们的教师生涯,年年岁岁,桃李争妍!









舞蹈教育我来思

舞蹈教师栗斌 

栗斌老师在《苏式园林对于舞蹈艺术的运用与审美构建》中提到,从苏式园林中找到艺术依据与支点,把静态艺术发展成为流动艺术,为艺术教学带来苏派印象,让艺术教育展现出苏州印记、留下苏州“味道”、展现苏州样式,成为苏州教育的另一番风景,成为苏州教育的一张名片之一。


文化素养我来寻

英语教师陈秀云

陈秀云老师在《浅谈英语课堂里的文化学习》中提到,文化的习得绝对不是浪费时间,与成绩更无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管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才会让语言的学习更加具体真实,也更加有趣生动。学生越学越感兴趣,母语文化的获得让他们充满民族自信,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更加热爱祖国和同胞;而外语文化的获得则让他们体验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在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同时,有了这些文化积淀的学生们,还怕写不好作文吗?


教育本质我来问

历史教师沈琴

沈琴老师在论文《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探寻艺术班历史教学》中提到,面对艺术学校的艺术生,如何进行历史教学,本文作者认为贵在课堂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理论的精髓,强调了“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利用艺术生的特长带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担当使命我来扛

生物教师李智勇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小感想 大担当

我们都是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开创中国教育先河的圣贤——孔子正是一位伟大的担当者,在那个礼崩乐坏,战火纷飞的年代,坚持信念,知其不可而依然为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有了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延续,这是孔子的担当。心存社稷,关怀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担当。关键时刻,扑入油田,挽救了国家财产,这是铁人王进喜的担当。84岁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90后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脊梁,民族的担当者。

开学之初,苏州第六中学焕然一新,到处显示着青春活力。教室的灯光温馨了,办公室的空调给力了,食堂的饭菜似乎都更可口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是学校的担当。高一新生的课堂,学生们思维活跃,两眼放光,透露出对认识世界的渴望,这是他们在生命最好的年华里,最好的担当。作为前高三1班班主任,现任高一10班班主任,也是六中首位双位数班级,我想,虑学生之所虑,思学生之所思,帮助学生成为自己想做的那个人,纠偏拔正,可能就是我的担当。作为任课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的功力从哪里来?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备课资源,哪里都是备课组活动,做个有心人,这是教学的担当。

教子有方,这是为人父母的担当,逢年过节,给父母道一声平安,说个家长里短,这是做子女的担当。是啊,我们承载了太多的担当,也正是每一个人的担当,才有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今天的繁华盛世。但是,所有的,所有的担当都要具备一个条件:健康,所以,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我来守

物理教师许怀丰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奋进的姿态融入新时代教育的滚滚春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总书记深刻的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教育人,身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光荣幸福却又责重千钧,“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成为我们的矢志追求。

一是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育人追求涵养浩然正气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中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新时代教师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牢牢牵住“师德师风”这个“牛鼻子”,牢牢握住“立德树人”这把“金钥匙”,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教育工作具有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特殊属性,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必将是思政教育和学科教育“双肩挑”的复合型教师,为学生的生命成长绘就“爱党爱国”“修身立德”的人生底色是我们的首要职责。其次,要将个人的职业成长放在学校发展的“坐标系”中,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冲锋在前,紧要关头担当作为,时刻与学校建立息息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真情奉献、勇挑重担,齐心协力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铺就“黄金跑道”。

二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育人作风厚植坚实底气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不仅考验着教师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更考验着教师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唯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读好“无字之书”,更多走入学生、更多走近标杆,向实践学、向先进学。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甘于奉献的“孺子牛”,还要能做改革创新的“拓荒牛”,力争在教育的一亩三分地中实现“首创、首试、首闯、首干”,不断用学习新思想筑牢教育“底盘”,用对标新高度校准教育“导航”,用实践新理念加足教育“马力”,跑出“加速度”,轰出“推背感”。

三是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育人情怀砥砺昂扬锐气

教育无小事,学生无小事,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教育命题只有“更优解”,没有“最终解”。时刻与学生思想动态保持“零温差”、与学生学业发展保持“零偏差”、与家校沟通合作保持“零时差”,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困,在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中,做把握规律的“明白人”,做见微知著的“洞察者”。时刻不忘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展现的“学术、技术、艺术、仁术”是任何教科书、任何语言、任何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育的爱是一种普世的爱,无论优劣、不论好坏,将每个学生带到各自的“发展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以美生美、美美与共。

苏州六中一直是艺术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也是思想解放的实践热土。我们即将迎来校庆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回望过去,一代代六中人风雨兼程又硕果累累;展望未来,高品质艺术教育走在前列的新征程必定充满机遇和挑战,只有心系学校、情牵学生,用“争第一、创唯一”的劲头开新局、育新机。并常常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不断迈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善答“无问之答”,善解“无解之解”,用“再解放、再出发、再攀高”的姿态激活六中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用“再学习、再加压、再奋进”的姿态融入新时代教育的滚滚春潮。









青春梦想我来追

物理教师周倩倩

学生尊师,自主探索,热情讨论,这是我梦想中的课堂。教师爱生,积极思索,不改初心,这是我理想中的模样。用自主求知,不负青年担当;让自身学识,书写时代答卷。


供稿部门:团委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