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美思政︱聆听红色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推动红色文化薪火相传,近日,苏州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放和顾娟走进苏州市第六中学校,以《抗日烽火中的少年英姿》为题,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沉浸式、有温度的大思政课。本次活动由学校德育处周小燕副主任主持。



宣讲中,刘放老师以朴实的语言为笔、真挚的情感为墨,通过四个动人心魄的红色故事,带领师生穿越历史烽烟,感受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担当。第一个故事聚焦革命烈士麦新,刘放老师不仅细致梳理了麦新投身革命的奋斗历程,更深入讲解了其创作《大刀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在民族危亡之际,麦新以笔为枪,用激昂旋律凝聚抗战士气。讲到动情处,刘放老师深情的唱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慷慨激昂的歌声在玉兰堂内回荡,铿锵旋律直击人心,在场师生无不热泪盈眶,深刻体会到歌曲背后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随后,刘放老师又讲述了两位少年英雄的壮举:舒家声虽身形瘦弱,却在日寇飞机肆虐时挺身而出,以单薄身躯直面侵略者的炮火;钱毅原本是舞台上演绎烈士的演员,深受革命精神感召,最终选择脱下戏服、投身战场,用生命践行了对信仰的坚守,从 “演烈士” 成为了 “真烈士”。

宣讲尾声,刘放老师分享了抗清英雄夏完淳的事迹,将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师生心中。夏完淳自幼胸怀大志,十一二岁便 “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其中”,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家国担当。十四岁时,他追随父亲夏允彝起兵抗清,在父亲兵败自尽后,仍与陈子龙继续奔走抗争,坚守抗清复明的信念。鲁王政权感念其忠勇,封其为中书舍人。鲁监国二年(1647 年),夏完淳不幸被俘,清军统帅洪承畴见其年少,试图以名利诱降、为其开脱,却遭夏完淳厉声痛骂。面对生死抉择,他始终坚守气节,最终从容就义,年仅十六岁。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民族印记;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座精神丰碑。刘放老师的红色宣讲虽然结束了,但红色精神的传承永不落幕,此次红色故事的宣讲,让这堂思政课成为滋养心灵的“精神养分”。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用青春力量续写时代华章。


EXPERIENCE

学 生 感 言

学生童睿熙:红军故事宣讲让我深受震撼。革命先辈们穿着草鞋、嚼着树皮,却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走完长征,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作为高一学生,我更要珍惜当下,将这股不畏艰难的精神用在学习上,勇敢面对挑战,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学生张苏涵:今天在玉兰堂聆听刘放老战士的宣讲,内心深受震撼。麦新、舒家声、钱毅、夏完淳——这四个与苏州紧密相连的名字,对我来说,不再是遥远陌生的历史人名,而是用生命照亮民族前路的可爱灵魂。他们在华夏热土上为祖国慨然赴死,让我领悟到红色记忆原来就流淌在我们脚下的城市血脉之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认为我们必须接过这份精神火炬,让这些碧血丹心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行!

学生邱梦淇:今天,刘老战士给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麦新,舒家声、钱毅和夏完淳的故事。他们和我们差不多的少年,却在战火中用青春,用生命换来了祖国和平。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些故事提醒着我:脚下的土地是用这些战士的热血灌溉的。少年强,则国强!

学生王美心:今天听完新四军老战士宣讲团的讲述,我深受震撼,那些在烽火岁月中挺身而出的少年英雄,如钱毅、舒家声,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捍卫家园,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他们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要珍惜当下、奋发图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



来源:德育处

编辑:朱丽敏

审核:党总支、校长室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