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中,刘放老师以朴实的语言为笔、真挚的情感为墨,通过四个动人心魄的红色故事,带领师生穿越历史烽烟,感受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担当。第一个故事聚焦革命烈士麦新,刘放老师不仅细致梳理了麦新投身革命的奋斗历程,更深入讲解了其创作《大刀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在民族危亡之际,麦新以笔为枪,用激昂旋律凝聚抗战士气。讲到动情处,刘放老师深情的唱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慷慨激昂的歌声在玉兰堂内回荡,铿锵旋律直击人心,在场师生无不热泪盈眶,深刻体会到歌曲背后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随后,刘放老师又讲述了两位少年英雄的壮举:舒家声虽身形瘦弱,却在日寇飞机肆虐时挺身而出,以单薄身躯直面侵略者的炮火;钱毅原本是舞台上演绎烈士的演员,深受革命精神感召,最终选择脱下戏服、投身战场,用生命践行了对信仰的坚守,从 “演烈士” 成为了 “真烈士”。

宣讲尾声,刘放老师分享了抗清英雄夏完淳的事迹,将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师生心中。夏完淳自幼胸怀大志,十一二岁便 “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其中”,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家国担当。十四岁时,他追随父亲夏允彝起兵抗清,在父亲兵败自尽后,仍与陈子龙继续奔走抗争,坚守抗清复明的信念。鲁王政权感念其忠勇,封其为中书舍人。鲁监国二年(1647 年),夏完淳不幸被俘,清军统帅洪承畴见其年少,试图以名利诱降、为其开脱,却遭夏完淳厉声痛骂。面对生死抉择,他始终坚守气节,最终从容就义,年仅十六岁。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民族印记;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座精神丰碑。刘放老师的红色宣讲虽然结束了,但红色精神的传承永不落幕,此次红色故事的宣讲,让这堂思政课成为滋养心灵的“精神养分”。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用青春力量续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