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学生选择人生价值取向的建议》,张利亚

苏州六中

关于引导学生选择人生价值取向的建议
张利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对各种资源的配置起着客观上的调节作用,供求的竞争迫使技术和产品迅速更新换代,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丰富,社会不再提供给人们现成的、唯一的、凝固不变的评价事物的标准,而是要求人们自己拿出眼光去比较、去鉴别、去求得发展,并由此形成相应的动态的多维的思维方式。面对这样的社会变化,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选择人生价值取向呢?本篇有三点建议:

    一、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美国学者拉思等人在《价值与教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他们主张,让学生从可能多的项目中,不受权威的胁迫作出个人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后果负责,从而在选择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确立人生价值观。学校德育的全部工作,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成才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条件和机会。学校、班级、课堂及各种活动应该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在表现中得到发展。只要学生在行为上处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那么在价值观上,就不必强求一律,允许差异的存在。

    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观点。拉思等人代表的价值澄清学派德育理论主要缺陷在于:强调每个人价值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否认了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同时认为,价值观是不能教的,教师对学生的选择只能表示“关注”的态度而不能“赞成”他们的言行。这是不正确。教育和自发环境遗传素质的影响相比,对人的发展毕竟起主导作用。人是可教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而且包括价值观。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完全不是教育者责任的放弃,只能是教育科学化、艺术化的增强。学生经过选择得出的结论,要努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共同利益,努力使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为学生个体所认同,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德育,其目的在于价值的导向上,能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道义和功利的统一。在市场经济多样化的选择中,不能忽视主旋律的导向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对此须有清醒的头脑。

    三、在道德冲突中融合成新型价值观。发展市场经济对现存学校德育是极大冲击,会产生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它带来的是生机还是危机?对此,应该摆脱“非此即彼”的绝对论模式。现实是: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事物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抓住机遇,努力促成事物向有利方向转化,才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因此学校德育要抓住价值观这一核心,把功利取向和崇尚道义结合起来,在实现奉献与索娶竞争与合作、民主与法制、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上,融合生长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价值观,培养出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