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教师的心理策略

苏州六中

教学中教师的心理策略

    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教育的背景——社会大环境正日趋复杂,因此,面对这种要求与这种背景下的青少年,教师的整个教学应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策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把握教学各环节中学生的情感因素与心理效应。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采取的各种教学心理策略,不可片面地理解为是一种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这固然是它的一种作用,但它更有其独立的目的——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学生的个性。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一个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中,各科教学均有自己的特点。如物理教学应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重视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热情。使“热爱自然,乐于钻研,有开拓性,有实事求是的作风”成为学生的个性特征中的一部分。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对社会的贡献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并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具备良好的成绩效应与心理效应,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完善个性,本人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形象心理策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产生好的效益,首先应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信。所以,新接一个班,教师应首先着意树立好的形象。以期被学生较好地接纳。
    良好形象的建立,最核心的基石是“爱和人格”。教师应爱学生。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教师看学生,应如妈妈看孩子,满脸泥巴也万分可爱,这是因为有爱心,有了这份爱心,我们就有了对学生的接纳、期待、鼓励、宽容、耐心。教师的爱是师生任何接触时间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将使教学工作悄然顺利起来。教师应爱知识,爱科学,只有懂得热爱知识的老师,才能将这种爱感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热情。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正如有人所说的:“说服人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真理的力量,一种是人格的力量。”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的献身精神、责任感,教师的乐学务实,教师的情趣爱好,教师的善良真诚,都是教师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的潜在力量。
    根据“先入为主”的心理规律,教师要重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在初次会面时应特别重视自己的穿着,教师的穿着应大方得体,体现个性又不标新立异,要给学生一个纯洁、踏实、可靠的感觉。其次,教师要认真上好第一堂课,通过第一堂课唤起学生对你教的学科的兴趣,要通过恰当的演讲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学多才,民主作风等等学生乐于接受的特色。总之,建立与保持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老师需小心做好的一件事。这既是为了老师的教学,也是为了对学生的塑造。

    二、教学心理策略
    1、预见和指导学习的策略。
    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预测学生学习在可能会感到困难的环节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在备课中准备好相应的对策,防患于未然。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因缺乏感性认识而不能确切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实际意义,此时教师应想方设法提供实验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列举恰当的实例,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撑点”,使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同时,生活经验又常给物理知识的理解带来干扰,例如“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离镜越远,像越小”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错觉。教师必须估计到,在讲课中要澄清这些错误认识。教师善于预见,工作就能做得主动,代价小,容易避免不良倾向的恶性发展。
    2、课堂心理气氛策略。
    心理气氛是由人的心理活动发出的特殊信息,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与努力获得成功,体验喜悦。例如在物理课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可让学生参与或完全由学生完成,教师少讲多引,让学生动手动脑,先做先讲,教师后讲后帮,把学生放入主人翁的地位去思考、去实践。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开通多渠道的反馈机制,如用四个指头来表达选项A、B、C、D,用手的正反面表达对、错,使老师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参与好,教师可把时间用在刀口上。教师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在一节课的后几分钟内做一些当堂测试,使学生很快看到自己一堂课努力的成果,有利于获得下堂课的注意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积极参与,灵活地反馈,活跃有序的课堂气氛就会形成,而且通过课堂上的成功体验,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高,抄袭现象少,因此心理效应也好。
    教师对课堂气氛的现状与发展趋向反应要灵敏,调整要及时,要随时注意把课堂气氛导向积极的,有利于完成教学计划,能促进学生身心愉快的一面。要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对学生的过失可暗示,可冷处理,若一定要当众批评,则要冷静地想好怎么说最有效,态度与语言一定要诚恳,切忌出现师生对峙,把课堂气氛引入僵局。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师生都身心愉快,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3、作业与考试中的心理策略。
    教师布置作业应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适量适度适时,过重过难的作业会导致抄袭现象,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但作业太少也容易使学生忽视这门课。
    考试要把握好试卷的难度,不能老是考太难的试卷,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考完后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或给予表扬,或给予鼓励帮助,或给予安慰,以促使稳定、上进的心理气氛的形成与保持。

    三、个别对待策略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有层次之分的,个性各不相同,班与班之间也有不同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与班级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心理策略。
    1、教师期待心理策略。
    教师对学生表露的内心期待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或某个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积极性及与老师的合作程度。因此,对于一个较为优秀的班级,教师应表露“你们是一个有声誉的优秀班级,你们应该有能力赶上某某班的差距,老师坚信你们一定行。”这样的内心期待,老师这样期待着的时候,整个班级往往会产生振作的氛围。对于一个班风令老师老是皱眉头的班级,教师应暗示或表露“老师是喜欢你们班的,你们都很优秀,你们会进步,你们正在进步。”这种期待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导向,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良好的教学水平与课堂艺术是这种期待产生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
    2、个性化的心理策略。
    对于反应迟钝胆小的学生,教师要用微笑、用表扬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真诚。对于过失多的学生教师应严而有格,既要能用严肃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过失,知道老师对他严肃的要求,又不妨让学生的心理轻松一点,例如有一次我严肃批评学生,看到他基本认同老师的要求时,我提议请客一起吃快餐去,学生顿感轻松,批评后效果特别好。对于自觉上进的学生,教师可暗示,老师对他“很信任很放心”,让他意识到我应该向怎样的层次奋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个性。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认真培养自己健全的心理与高尚的人格,以健康的心理培养健康的心理,以高尚的人格塑造高尚的人格,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苏州六中 心理咨询室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