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30苏州六中
现在教育缺失了什么——班级管理随想
陈丽芹
现在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
一位学生的家长反映 , 他的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 老师布置的作业总要等他陪在身边才完成。在做作业时 ,也是东瞧西望 , 心不在焉 , 每天陪读到深更半夜精疲力尽。想一想 ,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的呢? 这恐怕与家长没有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
有的孩子过早地谈恋爱影响学习,有的沉迷于游戏难以自拔。是什么使学生离开了本该认真钻研的文化呢?是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外界纷扰的诱惑使好奇又寂寞的学生想猎奇。
而有的学生不尊重师长,不友爱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是该到了反思教育问题的时候了。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很多教师、父母在升学的要求下,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道德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古人就提出先让学前孩子学习《弟子规》,目的是为了教会怎么做人。《三字经》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同样也提出了学生的培养应该从教他们怎样做人开始,然后《三字经》提出“孝悌”的理论和学习什么经典:“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由此可见现在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教育导向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知识的创造、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很少,当然,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但对人的学习习惯、道德的教育没有古人这么重视。
就如对于性早熟、性文化的广泛传播的现象,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对学生的性教育应该有怎样的系统?让处在叛逆期、青春期的学生迷途归返。性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有系统的教育目前还是空白。它不仅应是生理结构的介绍,更应是性道德文化的教育。目前学生中流行的色情内容的小说还包括了同性恋的内容。社会宣扬的超女也过于中性化。当学生长期接触这类信息后就会认同同性恋或性变态,由认同到好奇尝试这是认识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师就应该把德育工作做在问题爆发前。应该有长期的道德教育的保证。
道德的教育不应该等问题严重了才教育。应该早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往往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却经常是等同于学生有问题批一顿,该处分的处分,开除的开除。就象有了癌变的部分用西医的方式开刀割了,但癌细胞还是深入地分布于全身,如有复发则命休矣。中医则以宏观的角度出发,治病以减少病毒、细菌生存的环境为出发点,所以时间虽长,但,是有效的。教育也该如此,其实,教育是恰恰来不得急功近利的。
所以,德育教育不应流于口号和形式,不应等同与处分。而应如细雨润物,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再差的学生也应该给他发展自己好的方面的机会。可能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会影响要升学的学生,有时就处理简单了吧。
对学生影响巨大的,除了道德,就是学习习惯了。
俗话说:“积千累万 , 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好习惯 , 终身受益 , 坏习惯 , 贻害非浅。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应该把缺失的传统文化精髓教育要发扬光大。其次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指热爱学习, 善于思考。
热爱学习 , 就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关于学习动机 , 我们认为从为人类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 , 做一个知识丰富、品行高尚的人这角度提过于空洞,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用创造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孩子能具有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 就能为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善于思考,就是说在学习时善于动脑筋,多想。“学而不思则惘”,很多不善于思考举一反三的学生,往往学习就不太理想。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说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对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也需要配合。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要使孩子热爱学习,家长要以身作则很重要。如果家长休息时间经常看书看报,这无疑也是给孩子作榜样,家里有一种学习气氛,这种氛围无疑是孩子学习的客观环境,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孩子就会与书本交上朋友。反之,家长整天在家里“筑方城”、“谈山海经”,怎么能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知道,优化的学习环境是使孩子完成作业的客观保证。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引导,需要教育。言教不如身教,所以,无论老师、家长,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有些教育上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