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薪火・琢玉・向未来|苏州六中暑期教师研修纪实

当AI浪潮漫过教育原野,

教师思维力、创新力、思想力

与实践力的再提升,

便成了盛夏研修季里最真切的追寻。

苏州六中以“新时代卓越教师课堂锤炼”为主题

推动教师素养的精研细琢,

让每一份育人初心,

都在时光淬炼中愈发澄澈。


为全面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把教师发展作为“立校之本、兴教之源”的关键工作,暑期全体行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分批次进行研修活动。培训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数字素养提升”与“课程教学改进”三大主题,特别根据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着重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积极推动教师主动顺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


以专业之光铺就育人之路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地理教师张立明老师进行了《从赛场到课堂: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张老师重点围绕高中地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备赛经验与自我发展路径进行分享。


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研训处副主任王峘老师进行了《数字素养大赛案例与精品课备赛之道》专题讲座,王老师以“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为教学主题,演示如何借助AI技术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他还展示与语文教师合作的“双师课堂”实践,凸显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可能。


六中青年教师姚宁通过以苏州市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课例《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为例,解析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堂实施要点,展现六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意识。政治教研组长徐海艳老师进行了点评,从知识体系、能力梯度和学法指导等维度提出具体建议。


省教科研专家围绕学校高品质特色高中“课程与教学”开展做专场辅导,系统阐释课程分类、教学实施与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并聚焦“如何实现课堂深度教学对话”这一命题与教师开展深度互动。


以科技之翼拓宽育人之境

方小华老师进行了《AI在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从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与现状出发,解析其基本原理与应用场景,现场演示AI如何赋能教学设计、PPT课件与音视频素材,并实战教学如何构建符合个人风格的AI智能体。强调AI时代需要不断培训教师的情感智能、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意识与实践创新力,保持人文底色与数字技术的平衡。


姑苏区化学教研员胡新颖老师开设了《基于“经验分享 对话交流”的观课议课研修活动的进阶变化》,从教研组织与实施的角度提出,教研活动应聚焦真实教学问题,关注课堂中具有研讨价值的线索、教育叙事、典型疑难和教师见解,通过集体议课建构共识,最终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进。


研修的背后是教师更多学习后的思考与实践,在技术迭代与教育改革背景下,更需要教师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不断打破学科壁垒,持续开展教学反思与协同创新,才能在教育变革中结出育人硕果。


来源:科研发展处

编辑:朱丽敏

审核:党总支、校长室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