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六中美术专业的小萌新们,在这个春日,与你们未来的美术老师们相识吧~
📌我们共识:教师不仅在于技艺传授,而是以艺术教学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激发创新力,从而滋养心灵。美的教育,其魅力所在:让学生理解,美是观察世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我们能够:“看见”每个学生的眼睛,“发现”容易被忽略的特质,“唤醒”审美感知,“塑造”真善美的人格。
美术组教师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占比六成。其中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省美术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1人、市名教师2人、大市(区)学科带头人4人、市教坛新苗1人,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2人光荣当选市党代表、人大代表。
美术教师在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公开课和美术作品展中获多项一等奖,全国课例大赛“部优”精品课。相关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老师们是艺术即生活的“实践者”,是永不停歇的“创作群”,是艺术精神的“传递者”。老师们不同的艺术专业背景在风格中和谐碰撞,教学充满张力,是多元艺术的共同体。教学相长,组里年轻老师带来艺术的前沿动态,资深教师分享绘画观察哲学,形成动态的知识生态。学生能接触到油画的厚重、国画的逸笔,雕塑的力量,设计的多维,这些艺术语言构建了与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教学融合的学科育人共同体。
本次画展展出60余件,素描、色彩、油画、水彩、国画、雕塑、校园空间设计作品,是全体美术教师在平凡教学中反复淬炼捕捉到的专业灵感,表达不平凡的近乎完美的教学范画以及个人创作。
春日的真谛也不仅仅在某处风景,美术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我们追寻教学相长蕴含的旷达希望里,这是我们的审美观,是源自对春日的领悟、对美术教学的感悟、对立德树人的追寻。
因为,教学真正的滋养,不必喧嚣,像我们偶然嗅到雨后泥土的芬芳,恰似生命最本质的成长,是细水长流,是润物无声。
正在观展的您,是否为春天里偶然飘落肩头的花瓣驻足?而那一刻的恍然领悟,是春天送给当下你我忙碌最珍贵的礼物,让我们记得自己仍是自然的一部分,对吗?
春天,馈赠予大自然生命最温柔的苏醒,万物生机萌发,唱响着春日阳光里的永恒诗意。历代艺术家总在春天里汲取最澎湃的灵感,我们美术教师同样珍惜,且以笔尖传情达意。
春天,以不疾不徐的温情提醒我们:美好的成长需要恰当的节奏,最深刻的复苏往往始于看似微小的变化;春天的珍贵特质在于看似突然绽放的花朵,其实已在寒冬里默默绘制了整季的蓝图;遇到春日的雨,似最灵动的笔触,以一种近乎母爱的姿态,悄然浸润万物,从枯枝到朦胧新绿,绽放极致之美。像极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辛勤培育,静待花开。
☆学美术、学画画,不只是为了考试,她的美在于和诗歌、音乐一样,可以装填每个空洞的灵魂。
☆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把心底的声音化作笔尖的倾诉,让每颗独一无二的心灵,都能在画布上绽放众人看得到的独特风景。
☆美术教学更是情感的碰撞,我们可以在绘画中获得归属感和共鸣感。
☆学生专注的观察是绘画的宁静之美。
☆学生笔触间的自由挥洒是创意的流动之美,色彩交融时绽放的惊喜是探索的碰撞之美,而画作完成瞬间彼此眼中的光亮,则是心灵相通的共鸣之美。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只要用心观察真实记录,都是优秀的画作。
☆对大自然色彩与形体节奏的主观概括与表现是重要的写生能力。
☆美术课教的不只是绘画,还有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记录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是艺术思维的启蒙,是审美情操的提升。
☆绘画,通己达人。
☆当多年后学生们再次回到六中画室,回忆曾经颜料、笔触在画纸上不受控制地放飞般的模样... ...但也是因此,她保持了对世界的好奇,这便是美术教育最美的回声。
友情提醒:2025艺术班招生考试报名,4月27日24点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