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指拂过三角钢琴的象牙键时,总会想起在六中艺术楼前度过的无数个日夜——那里不仅藏着我的青春,更孕育着改变我一生的艺术火种。这里的每一天都在上演"文理双修"的奇迹!清晨七点半的文化课教室里,我们书声琅琅,午后琴房飘出的肖邦夜曲。



如今,我正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钢琴调律与修复专业。这门学科融合了物理声学、力学与传统工艺,既要求精准的听力判断,又考验对手工技艺和钢琴结构的深刻理解。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得益于六中所打下的音乐感知力基础。高中时期对音色和和声的敏锐训练,如今成为我分析钢琴机械问题时的得力工具;而在六中培养的专注力与耐心,则让我能够应对精密调校过程中的枯燥与挑战。
今年回母校,发现音乐厅已升级为智能声学空间。但更打动我的,是走廊里新挂着的历届毕业生照片——从这里走出的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治疗师,都在续写着六中人的艺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