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中到国际声乐舞台|优秀校友施恒的励志故事

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施恒在六中追寻音乐之梦,再到巴黎圆梦歌唱事业的励志故事。下面以施恒第一人称为大家娓娓道来。


苏州六中,梦开始的地方

那时候在苏州城没有人认为像我们一个七十年代的孩子去学唱美声演歌剧今后可以是一个职业。我的整个家族在那个时候也不赞成这个事情,因为大家族是书香世家,从小的教育环境就是看书写字,但我小喜爱音乐,小学迎来了第一把小提琴,由此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其实我爸爸曾经带我去考过苏州昆剧团,面试结束有位评委追了出来,跟我父亲说:“你孩子这嗓门就是唱老生都有点大,我建议这孩子去唱美声。”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一种歌唱方法叫“美声”。后来我初中进了三中学习,因为我不是一个特别乖的孩子,喜欢我的老师只有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这得感谢我妈妈,从小让我看大量的书,我在学校写的每一篇作文都是范文,必定会被贴出来,甚至贴在学校公告栏上,还曾代表学校到省里参加作文比赛,还拿了名次。但是我的数理化那是一场天灾人祸,结果可怕的灾难性事故即将发生——我在初三报考我的母校苏州市第六中学艺术班音乐专业,结果发生了意料之外又意料之内的事情——我的专业成绩非常好,文化课成绩离录取线差了快一百分!

在那个夏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当你喜欢一样东西,你要为此而付出所有,不能仅仅只做你喜欢的这件事情。我如果想学唱歌,如果想进入我梦想的苏州六中,那么我得把文化课成绩提上去。于是我和我爸商量了一件事:“爸爸你只要同意让我学唱歌,我就答应你把文化课搞上去。”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被这个世界给抛弃了,看着小伙伴们拿着通知书都去新的学校报到了,而我等来的却是我爸爸半夜推开我的房门,跟我说:“你要不去厂里的技工学校吧。”那晚我头一次失眠了,第二天我和我爸说:“让我复读,让我学唱歌,让我再考一次六中。”我爸说:“你是一个男人,你说话算话不?”我说:“你给我取名施恒,无非就是希望我做事情持之以”,就这样,我踏上了复读之路,第二年也终于梦想成真,考进了苏州第六中学!


640 (1).jpg

微信图片_20250322123905.jpg

在苏州六中我们以前琴房门口写着:“艺术摇篮”。看着这几个字,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静静的站一会,因为我太骄傲了,我终于能学我喜欢的东西了。高中这三年,我拼命努力,就这样我认识了我的启蒙恩师——叶军老师,之后由他介绍,认识了颜泯涛教授,再通过颜老师的学生认识了上海音乐学院恩师徐宜教授,大学期间通过徐宜教授认识了温可铮先生……基本每一个声乐老师都会和我父亲说:“这孩子有戏!”因为我从小就是个很多老师眼中不好管教的学生,一直被人看不起,结果有一天我发现我学声乐后被老师们看得上了,于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一个毛病叫做——“荣誉强迫症”。暗下决心,但凡谁要是看得起我,我绝对对得起你,这个就成为了我学习的所有动力,就一心想争那张脸,争那口气。结果……我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多年之后,为了感恩母校的培育之恩,我在苏州市第六中学校设立了“艺·恒”奖学金,每年都会赶回母校,和学校领导一起为获奖学生颁奖。


微信图片_20250322123947.jpg

施恒参加母校“春天里·创未来”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压轴献唱


留学巴黎,从集装箱练声场到法国报纸报道

2003年8月,当我拖着一个超重的行李箱,踏上法国求学之路时,心中充满了憧憬,以为这浪漫之都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重击——我住的地方竟是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当时我愣了一下,心想凑合吧,反正万事开头难。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发现,这间小屋要住3个人。更糟糕的是,我没有床,只有一个漏气的充气床垫。半夜时,脚翘了起来,脑袋却已经贴在地上,只能爬起来吹气,一个晚上至少得吹三次气,才能勉强入睡。

接下来又遇到一个问题,去哪儿唱歌呢?家里是唱不了的,但凡你唱歌,隔壁邻居肯定要报警的,说你扰民。后来我发现,在我楼下有一个巨大的体育场,旁边有一个巨大的集装箱,白天工人把垃圾堆积在这里,晚上再把这个集装箱清空,于是我走进了这个“集装箱垃圾桶”,找到了一个既可以抵御寒冷,又保证练声不扰民的地方。

每次从集装箱走出,我看到天上只有一轮孤月。每天努力练习,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成果。在这孤独的奋斗中,没有人在我身边陪伴,只有月亮默默注视着我。就这样,我熬过了一个冬天。虽然孤独艰辛,但我依然充满梦想,坚持不懈。后来,几个留学生来到我练习的地方,看着我唱歌。领头的人说:“我们已经听你唱了很多次,你唱得非常好听,是韩国人吧?”我回答道:“我是中国人。”听到这话,他们说:“中国人,你们太棒了。”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和我握手。

在那一刻,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我们留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独的个体,没有人会记得我们的名字,每个人在背后提起的只有“中国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不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

2004年,我考上了巴黎国立音乐学院。那一年,学院在全球只招收了10个人。系主任握着我的手说道:“祝贺你,你是我们音乐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在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说:“我听到过你的演唱,觉得非常棒。我在香榭丽舍大街有一家酒店,想邀请你来唱歌。”应聘时,有二三十人,其中许多是职业歌唱家。我们进入试音室,老板坐在最上面观望。我全力以赴,展示了我的所有才能,当场就获得了在法国的第一份合同。老板甚至决定让两位法国歌唱家不再来上班。

我刚到那里的第二个星期,走进饭店时看到一群厨师在门口,齐刷刷地向我行礼。我用法语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你为我们的饭店增光添彩了。”他们把一张报纸贴在墙上,我细看之后才知道是法国最知名的《费加罗报》上刊登了一篇报道。原来,他们的主编昨天在这里用餐,他这样写道:“当所有人正在享用美食时,突然传来了一声辉煌绝伦的歌声,所有客人纷纷放下餐具,喧嚣瞬间止息。当这位中国人结束演唱时,整个餐厅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掌声,让所有人都忘记了这只是一家餐厅,仿佛置身歌剧院之中。”在那一刻,甚至包括门口的保安在内,都觉得中国人了不起。我从中获得了极大的自信,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登上法国报纸。

在这个餐厅,我唱了两年半,解决了在法国留学期间的大部分生活费用。每天早上8点到12点,我听基础课,用法文分析乐谱,做大量笔记,下午则上专业课和表演课,通常到下午5点左右结束。随后,我迅速跑回宿舍,拿上礼服,赶到香榭丽舍的餐厅,紧接着进行排练。每晚大约演唱五到六次,每次30分钟。唱完后,基本上已经是晚上11点半,我赶最晚的地铁回家。

在法国留学期间,我荣获了欧洲国际声乐大赛中歌剧及艺术歌曲数十个第一名奖项,参与了300多场音乐会及歌剧演出,饰演了十几个著名歌剧角色。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对我作出了如下评价:“作为一个极具舞台魅力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其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对歌剧人物的演绎同样令人惊叹。”2007-2008年,法国国家电台(Radio France)两次以现场音乐会的形式录制并播放了我演唱的中法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并由法国著名乐评家Gaelle Le Gallic进行了专访。2009年,法国政府授予我特殊人才的身份。


回到祖国,作为中国的音乐家在巴黎主办国际歌剧节

2009年回国后,我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计划在法国南部创办一个歌剧节。因为在欧洲,从未有过一个中国人,甚至一个亚洲人成功举办任何歌剧节的先例。2014年,在法国南部一个旅游胜地阿尔日莱斯,我创办了阿尔日莱斯国际歌剧节。这是一项由来自中国的音乐家在欧洲主办的歌剧节,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先例,在法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想象,我们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640.jpg

640 (2).jpg

施恒先生创办的“法国阿尔日莱斯国际歌剧节”历年展演剧目

2015年5月,我在巴黎进行了歌剧选拔,招收了几位来自各国的优秀青年演员,我们演出了莫扎特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阵容强大,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歌剧节。学生们通过与这些专业歌剧演员同台演出,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专业演员在歌唱、表演和语言方面给予了学生们很多帮助,让他们更加了解什么才是原汁原味的歌剧表演。

2016年7月,作为上海馨田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我将该乐团带到了法国,并与当地的交响乐团合并成为歌剧节的专职乐团。观众数量从最初的一年400多人次增加到上千人次。我还带领学生组织了几次歌剧快闪活动,吸引了很多法国媒体的关注。随着消息的传播,欧洲其他音乐节和歌剧节的组织方纷纷与我联系,邀请我们带团参加他们当地的音乐节和歌剧节。

除此之外,我还在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设立了一个奖学金。有一天,校长来见我,对我说:“你是我们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第一个毕业回来设立奖学金的人。我从未想过这会是一个中国人做的。”在那一刻,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的骄傲,我深信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截至今年,已经有5届学生因此获得了奖学金。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任教,有一个学生问我:“施老师,我未来的路怎么走?我的歌唱得不是很好,就业形势也不好,我是不是要改行?”在我的鼓励下,他开始参与排练演出歌剧《唐璜》。在演出中他如海绵吸水般吸收知识,每天从中午开始排练直到学校熄灯,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了,还要自己再练习两三个小时巩固白天学习的知识。有人说,演一部歌剧胜过读一年书,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第一次去法国演出,他担任主角,在舞台上获得了很大的满足;第二次在上海演出时,掌声如雷,他谢幕时满眼都是激动的泪水。跟我当初在法国经历的一样,舞台上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让他坚定了歌剧的道路。如今,他已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继续留在欧洲,攻读波兰的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在意大利歌剧的角色选拔中得到了意大利导演的赏识,作为该歌剧院历史上第一位亚洲人成功出演了歌剧《唐璜》中的同名男主角,并且斩获了一系列的国际奖项!


640.jpg

2023年,在法国马尔芒德国际声乐比赛闭幕式上作为评委代表发言

我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推广古典音乐,传播莫扎特的作品,普及歌剧艺术。2020年7月我在松江创办了施恒歌剧艺术中心,开启了在松江普及古典音乐的工作。我最终的目标是让中国优秀的艺术歌曲走向世界,并且用中国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去创作属于世界的中国原创歌剧,让其他国家的人都能欣赏到我们独特的音乐和文化。



来源:办公室

编辑:朱丽敏

审核:党总支、校长室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132号

电话:0512-67284449

联系信箱:szd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