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示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省级精品课”名单,苏州六中物理组李铭羽、张菊芳、杨伊晴三位老师的《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历史组施颖老师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微课获评江苏省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实验类、学科类省级精品课。 孙千里、朱丽敏两位老师的地理、信息课程获评苏州市“基础教育”优秀精品课。
本次课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的第一章第2节《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有一定的了解,从前人对于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开始,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估算油酸分子直径来加以验证,加深体会和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亲自实验和操作动手能力,学习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法和体会通过宏观量测微观量的估算方法,实验感受物理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设计实验步骤时从身边案例举起,从测量实验室钢球直径到黄豆直径到绿豆直径,从稀释墨水到稀释油酸,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得知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我们心中满是感慨与感恩。这不仅是对我们教学团队和学校团队努力的肯定和认可,更是一种激励,敦促我们小组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的珍贵礼物。本次课程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全方位的指导和鼎力支持,从校内准备开始逐步推进项目日趋完善,从一个引人思考的课程导入这节课开始有所不同,实验课对时间和场地的要求更高,得到了校长室、办公室、教学处、已经退休老师以及相关师生的协调、支持和帮助,没有这么多人的一起努力,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大工程的。
回首备课历程,充满挑战与收获。从最初的选题构思,到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团队大量的心血。结合文件和学生情况选定好课题后,我们反复琢磨教学目标,研究如何重突破难点,力求精准且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并落实成逐字稿,查阅各种教学资料,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小组多次交流研讨,反复打磨,三易其稿,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设计,力以最合理、最有趣、最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呈现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和充分地参与课堂、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因为是实验课,课前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实验准备,特意请回退休的实验员帮忙,从实验仪器材料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而课程录制环节,更是对团队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验。组织学生、培训学生、精炼教学语言、调整教学节奏,面对镜头,如何保持自然流畅的教学状态、精准清晰地传达知识要点、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为了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甚至需要重复录制和穿插调整。
教学相长,入选基础教育精品课,不仅是一堂课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秉持精研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学是一场持续的探索,每一步的积累都为下一步铺路。我们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深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打造更多高质量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本次上课教材选择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在对比初高中教材的基础上,就本课的内容来说,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包括初中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第12课新文化运动等。而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则需要结合课堂内容予以强化认识。基于课标及学情,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时空构建,多角度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阶段特征并做评价;2.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及启示;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以及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苏州作为积淀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散落在碎石小巷深处的名人故居,还是各具特色的众多园林建筑,再小到桥梁、城楼、驳岸、古井、牌坊等等,无一不是生动的历史,是可以充分发掘的学习资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尝试在课堂中融入地方文化和乡土资源,充分发掘乡土史料的课程资源价值,并融合政治、地理、美术、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开展教学活动,涵养家国情怀。
这节课有幸入选江苏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离不开校长室、教学处和教研组等的指导与帮助,使精品课从前期准备、课程录制以及后期处理等多环节丝滑进行。非常荣幸在历史组这个大家庭,从设计思路,到搜集资料,再到打磨课程,老师们给了很多指导。再次感谢专家前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一路走来,酸甜苦辣,积累、沉淀,不断凝聚前行力量,收获点点微光,祝愿大家都能在大爱尚美的六中成就更多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