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了,艺术小精灵们飞得更高远
——市六中艺术教育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在苏城的家长学生心目中,就是一块高中艺术教育的“金字招牌”。一批又一批充满灵性的艺术小苗在这里得到精心呵护,茁壮成长。着眼于素质培养、文化关怀的教育策略,为了成就每个学生的艺术人生,近年来,这块“金字招牌”在立足国内名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之路,为艺术小精灵们筑起开放、多元成才的视野和通道。
交换课程碰撞出全新的灵感
10月10日下午,市六中古色古香的纱帽厅里,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装置课正在进行。老师一声令下,近四十名中学生四散开来,有的在落地花窗边比划,有的对着在天井里的老树沉思,更有几个索性趴到了地上……一个小时不到,老宅院落的角角落落里都充满了中学生们的创意和灵感:陪弄口的梅花、花窗下端坐的猫咪、墙基上的垂钓者、甚至还有从年代久远的砖雕门楼下伸出的两只手……最难得的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个个都那么享受那么开心。
这样新颖的课程,是市六中与新加坡艺术学院交换课程的一项内容。“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视角更个性更自由,这是我从新加坡的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只是短短一天,但给我的震动、启发及收获很大。”市六中高一(9)班的陆幼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当天连她在内的六中高一部分学生和新加坡艺术学院的同龄人一起上了自己老师和新加坡老师的艺术专业课,并合作完成课堂作业。
包括新加坡艺术学院在内,近年来,市六中与国外十多所中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每年我们会把这些学校的老师、学生请进来,交换彼此的课堂模式和授课内容,借鉴互相的长处,便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接轨艺术教育的国际潮流和趋势。”校长董彬说。
合作办学打造名校“直通车”
“因为是小班,外教老师对我们14名同学都很了解,可以‘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新学期刚刚升入六中乌克兰国际班的王智星说。“每天有半天由外教教授艺术专业课,还有半天学习俄语和人文素养。”王智星的同学张知贞说,“相比原来,写生的机会很多,外教特别强调创意和鲜活的感受,国内的考试则重视临摹,条条框框比较多。”
2003年,市六中和乌克兰中央美院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校里开出了乌克兰国际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升学直通车。”负责学校对外交流的冯老师介绍说。小高考后,高二学生经自愿报名和删选后加入国际班,由乌克兰中央美院外籍教师执教专业课,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后就可直接升入乌克兰中央美院等校留学深造。因为不参加国内高考,所以高三一整年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美术专业水平。
王智星和张知贞在选择国际班时都目标明确,“希望能更自由更纯粹地为了艺术理想而努力。”相比普通班要参加高考的大多数同学,他们感觉自己更幸福一些。
作为苏联最优秀的三所美术学院之一,乌克兰中央美院是乌克兰最高艺术学府,也是世界最优秀的美术学院之一。实际上,至目前为止市六中已和十余所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其中有著名的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西班牙皇家音乐学院、法国瓦利斯音乐学院、尼姆音乐学院、韩国中央大学等等,为学生构建了国际化升学的多元通道。
星光闪耀走出去的“牛人”不少
10月11日,市六中2006届毕业生马翰翔带着自己的两幅油画回到母校,“把这两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送给悉心培养过我的母校六中,高中时期选择了乌克兰国际班,这条路走对了!”这个24岁的小伙子在大三时进入乌克兰中央美院著名的宗教画工作室,师从乌克兰泰斗级油画大师安得列维奇斯多洛申科,今年他又经学校推荐直接攻读硕士学位,他的学士学位毕业作品被导师收藏。
据统计,市六中已向乌克兰中央美院输送了近50位优秀毕业生,而他们中像马翰翔的“牛人”还有很多。
细数一个个优秀毕业生,六中的老师们喜上眉梢,“艺术激发智慧,学艺术的孩子本身灵气十足,更需要我们打破框框,当我们撑开更宽阔的天地,他们也就呈现出更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开放、兼容,走向世界,打开视野,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会飞得更高、更远、更精彩。”市六中校长董彬说。
摘自《姑苏晚报》
2011年10月13日